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高等教育

  • 在场的隐退:高校隐性逃课现象的生成与应对

    杨春萌;周元宽;邹方方;张大川;

    “隐性逃课”是学生在课堂“全景敞视主义”下,借助工具手段制造技术分身和自在空间来“隐匿”自己的逃离行踪,建构出反“规训技术”的“逃匿线”,脱离课堂话语体系进行自我活动的行为。究其原因是逃之主体的自我角色内冲突,逃之对象所传达的知识体系和规训方法与学生在绩效社会的内卷化需求产生冲突,逃之工具在现实课堂中开辟出了可自由出入的虚拟空间带来的便利性和吸引力。“隐性逃课”实则反映了新时代学生对课堂的新要求,可就课堂本身所包含的要素进行改造,加强教师在学生认知上的引导以及完善课堂过程中的教育管理,使学生“身在神也在”地存在于课堂之中,切实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

    2025年04期 v.38;No.271 1-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2K]
  • 教育强国背景下党建引领新工科育人模式创新:逻辑、框架与路径

    胡军;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新时代的现实需求,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新工科人才培养需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驱动力,破解传统工程教育中产教脱节、思政弱化、创新不足等难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党建引领新工科育人的理论逻辑基础上,提出党建引领新工科育人的“四维融合”框架,即目标融合、资源融合、方法融合、评价融合,探索党建引领新工科育人的实践路径,为新时代工程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2025年04期 v.38;No.271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2K]
  • 全球视域下高等教育微证书的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

    张嘉欣;张欣;

    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微证书凭借开放、灵活、服务终身学习等特点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创新的重要趋势。本研究基于国际比较视角,探讨了微证书的发展现状、动因及现实挑战。研究发现,微证书的兴起源于数字化时代技能差距的扩大、终身学习需求的增长以及对传统学位适用性的反思,但其发展仍面临概念界定模糊、质量保障缺失、可及性不均及与传统教育体系衔接不足等问题。为此,研究提出构建统一的质量标准、强化政府政策引导、搭建专业化学习平台等优化路径,为我国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提供国际借鉴经验,并为微证书的本土化发展提供策略支持。

    2025年04期 v.38;No.271 1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 “福”文化融入福建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

    吴丽美;

    “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内核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高度契合性。“福”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本,通过增强文化自信、丰富课程内涵、推动文化创新等路径,能够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与实效性。以福建省高校为对象,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调研,发现当前“福”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认知浅层化、资源整合不足、评价体系缺位等问题。对此提出以“课程融合-文化浸润-数字赋能-家校社企协同”为核心的系统化实践框架,通过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搭建数字平台、协同育人等路径,推动“福”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地域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

    2025年04期 v.38;No.271 24-3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终身教育

  • 基于TOE框架的终身教育品牌建设路径的定性比较分析

    贺意婷;

    基于TOE框架,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方法,探究技术、组织和环境因素对终身教育品牌建设路径的联动效应。通过对16个高水平终身教育品牌案例的分析,揭示了品牌数字化、产品信息化、办学定位清晰化、区域发展契合以及外部机构协作等因素在终身教育品牌建设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不存在单一的必要条件,但存在“合作办学-精准定位”和“环境引领-技术组织协同”两种驱动路径,其形成机制体现多维要素的非线性协同特征。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高水平终身教育品牌建设背后多重因素间复杂互动本质的理性认识,并且为终身教育机构提供建设品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2025年04期 v.38;No.271 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9K]
  • 指向能力生成的社区工作者培训行动研究

    陈静;

    社区工作者能力建设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本研究以行动研究为方法论,整合情境学习、中介工具与反思性实践理论,构建“情境—干预—反思”三维模型,针对应急管理、资源整合、沟通能力开展三轮独立专项培训,实现岗位能力短板突破。研究发现:基于现实场景的模拟实践可促进隐性经验转化,结构化工具支持能有效降低实践复杂性,而“自主反思—集体研讨—专业指导”的多层反馈机制则为能力持续发展提供动力。研究从价值重塑、方法创新、制度保障和生态演进四重维度建构社区工作者能力发展体系,为基层工作者继续教育提供了从认知重构到生态培育的系统化解决方案,为干部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优化提供兼具理论创新性与实践操作性的双重参考。

    2025年04期 v.38;No.271 40-4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友好大学构建的价值、困境与策略

    杜友坚;陈靖霞;

    为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高校构建“老年友好大学”这一样态,其由初步性发展到规模性的“自上而下”建设路径显著推进了老年教育的发展,并逐步探索出非学历课程模式、旁听模式、学历课程模式及大学体验模式等教学模式,以满足老年群体高层次的学习需求。同时,针对其所面临的政策依赖和模式受限的两大结构性矛盾,以及动力、制度与配套体系三层面上的系统性短板等挑战,提出了战略性举措建议,以全面推动老年友好大学的稳健发展。

    2025年04期 v.38;No.271 47-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3K]

职业教育

  • 基于职业能力的应用型高校数学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张悦;

    国家深化职教改革背景下,高校数学教育需构建职业能力导向新体系。研究通过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揭示传统教学与职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对156名教师、1200名学生及校企的混合研究发现:课程离散化(β=0.73)、评价单一化(笔试78.4%)和职业关联弱(r=0.21)三大症结。据此提出“目标重构-内容整合-方法创新-评价驱动”四位一体改革路径,创建数学能力与职业素养“双螺旋模型”。实证显示,新体系使数学建模获奖率提升62%,岗位胜任力优良率增长21%,为职教高质量发展提供量化改革范式,有效弥合了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鸿沟。

    2025年04期 v.38;No.271 56-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 基于OMO “363”模型的物理课程融合式学习调查研究

    王秋阁;张波;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经历系统性变革,融合式学习逐渐成为自主学习的新生态。研究从OMO “363”模型与物理课程融合式学习关系出发,编制《基于OMO “363”物理课程融合式学习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和个别访谈形式,对学生以整群抽样的方式开展调查,发现融合式学习尽管优势明显,有着美好发展前景,但在实践中存在较多困难,学生对OMO “363”模型了解肤浅,师生互动少,学生学习自律性差,容易被客观因素干扰,部分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建议以分层目标与场景联动完善物理课程设计,以游戏化激励与动态管理提升物理课程学习效果,以融合式训练与习惯养成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以多元与过程并重规范物理课程评价体系。

    2025年04期 v.38;No.271 63-71+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教师教育

  • 高水平大学推进“国优计划”的实践路径与未来趋向

    田松雳;徐建华;

    “国优计划”作为我国教育深化改革的重要实践,成为国家战略在教育板块细化实施与精准落地的又一标志性举措。该计划既是落实国家教育战略的具体路径,也回应了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时代呼唤,并补齐科学教育师资队伍不足的短板。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在实施中形成三大特色:选拔机制精准多元、培养模式系统创新和政策支撑协同前瞻。为实现“国优计划”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聚焦四个方面:优化选拔标准,紧密对接政策导向;践行教育家精神,筑牢师德师风防线;推进跨学科融合,培育拔尖综合型人才;构建教师教育共同体,强化协同育人效能,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夯实的人才根基。

    2025年04期 v.38;No.271 72-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资料信息

  • 征稿启事

    <正>《高等继续教育学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双月刊(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2095-5987/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42-1845/G4),每逢双月出版。《高等继续教育学报》是我国专注于刊载职业与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研究成果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旨在指导职业与成人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促进职业与成人教育学术交流,推动职业与成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成为职业与成人教育工作者的学术园地。《高等继续教育学报》坚持“双百”方针,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服务于职业与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开设的主要栏目有:创新探索、教师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教育信息化、域外教育等。

    2025年04期 v.38;No.271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7K]
  • 下载本期数据